农业部开展生态肥代替大化肥行动,生态肥响应国家号召


发布时间:

2022-06-14

化肥施用量过多、使用不当,不仅增加农业成本,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。生态肥代替化肥,不是完全不加的选择地代替,也不是简单地减少化肥使用量,而福赛生态肥让作物缺什么补什么、需要多少补多少,实现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供应。通过施用福赛生态肥,把过量施用的化肥减下来,保水保肥、改良土壤,最终达到作物增产提质的目的。

  化肥施用量过多、使用不当,不仅增加农业成本,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。生态肥代替化肥,不是完全不加的选择地代替,也不是简单地减少化肥使用量,而福赛生态肥让作物缺什么补什么、需要多少补多少,实现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供应。通过施用福赛生态肥,把过量施用的化肥减下来,保水保肥、改良土壤,最终达到作物增产提质的目的。 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”然而化肥用量过多、使用不当,不仅增加了农业成本,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。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,在资源要素紧张、种植效益偏低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,需转变发展理念,加快形成绿色健康的发展方式。 为何要将化肥改为生态肥?以前柑橘园里施用化肥,人工成本高,现在用福赛生态肥后采用‘水肥一体’的办法,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不说,还有效的降低了柑橘发生的病害,长出来的柑橘,个头更大、汁液更甜,质量提高了,销路也更好了。 化肥被称为作物的“粮食”,研究表明,它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0%至50%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,化肥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但由于过去对作物的高产高质量的追求,导致了化肥过量施用,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,生态环境也因此亮起了“红灯”。为此,今年初,农业部印发《开展生态肥替代大化肥行动方案》,大力推进生态肥。

  资料显示,过去10年,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成本年均增长都在10%以上。化肥投入过量是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。目前,我国果树亩均化肥用量是日本的2倍多、美国的6倍、欧盟的7倍。农业生产遇到成本“地板”和价格“天花板”的双重挤压,不仅影响农民增收,也影响竞争力的提升。此外,化肥过量施用还带来土壤质量的退化和水体的污染。

  “在农产品短缺的年代,农业最主要的任务是保增产、保供给,有吃的就行了。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不仅要吃得饱,还要吃得好、吃得健康。”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,靠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,必须转变发展方式,推进科学施肥施药,大力推广生态肥替代化肥,实现绿色、有机、健康农业。

  当前我国化肥用量较大的作物主要集中在蔬菜、水果上,这也是生态肥替代化肥的“主战场”之一。福赛生态肥的主要来源是指以优质动物、植物有机物为原料的肥料,其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、磷、钾,以及丰富的有机质、腐殖酸、核酸、氨基酸等,能有效地完善土壤养分,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肥力,还能减少农药施用。施到土壤里后,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肥的分解转化能够激活土壤活性,土壤的肥力就提高了,这样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,促使水果、蔬菜等的口感品质得到提升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  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